環境監測,為生態“治病療傷”的前哨站,是“望聞問切”的必要手段。高科技的應用,能為環境監測注入“新鮮血液”;管理體系的升級,讓環境監測走上規范化和標準化道路;數據真實性的保全,是環境監測作為保護生態的擎天柱之生命力所在。
2017年3月7日,歐洲“哨兵”系列地球觀測衛星“2B”成功進入軌道。據了解,其與“哨兵—2A”為同一組,主要用于監測土地環境。同時,該系列的“4”和“5”組衛星監測地球大氣環境,“6”組負責海洋環境。
衛星,作為一種環境監測的高科技手段,有條件的國家都已經開始運用,中國也不例外。2016年底發射升空的“碳衛星”就是其中之一,不僅是我國自主研制,而且是首顆全球大氣二氧化碳觀測科學實驗衛星。2018年2月28日,該衛星提供的數據成功繪制出了首幅全球葉綠素熒光反演圖。
正如全國兩會期間,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所提出的,環境監測工作加入現代科技基因相得益彰。為了鞏固碧水藍天的保護成果,進一步加強生態護盾,環境監測網絡的技術創新步伐要持之以恒。
PM2.5、PM10、VOCs、粉塵顆粒物、氮氧化物、重金屬、射線、噪音等眾多數據,無一不需要收集、分析、監測和管理。目前,能夠在環境監測領域發揮作用的技術很多,例如污染源識別定位技術、物聯網傳感器技術、大數據技術、衛星遙感技術等等。
業內專家已經斷言,環境監測的脈絡會與網絡化、智能化、系統化、信息化緊密相連。當然,光有技術,沒有管理也是空談。
按照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管理現狀來看,科技水平的提升對整個體系的適應性提出了新的挑戰;環境監測系統管理要求的上升又轉而表現在,相關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也要提升;在新形勢下,構建科學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任務也逐步展開了藍圖。
綜上所述,環境監測新格局已初見雛形,未來如何完善也被納入規劃。總的來說,監測事權上收,完成體制改革,致力于因地制宜和精準施策,明確各層級環境監測責任,落實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的信用評價工作,確保真抓實干見成效。
當然,環境監測的核心是數據,數據的關鍵在于“真、準、全”。因此,環保部已經明確表示,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“零容忍”。國家機關重點提出,斬斷行政干擾途徑,威懾力十足。
“誰出數,誰負責”,并且終身追責的嚴厲制度,致力于擰干數據水分,還原環境監測真實面貌。讓人“不能”打環境監測數據的歪主意,讓人“不敢”對環境監測數據動手腳,我國用嚴打嚴懲的姿態,重拳出擊,層層傳導治污壓力。